王义:画法是书法的完整表达
商界财富杂志 编辑/段翠翠
王义,1935年生于北京卢沟桥旁的大宁村,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南海国礼中心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国粹艺术研究协会副主席,国际书画艺术联盟副主席。
融百家长 笔墨不凡
王义自幼喜爱书画。亲临卢沟桥事变的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悲愤心情绘出《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并题写了“日寇投降”四个大字,从此让他与书画有了不解之缘。他遍临名家,篆、隶、草、楷、行诸体兼备,融汇百家之长于己腕。
其楷书,以颜真卿的敦厚、宽博为底基,柳公权的骨架为依托,汇欧阳询的险绝、挺拔为态势,二王的清雅、温润为精神,将行草书的动态美寄于楷书的创作中,化古为今,形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楷书书法风韵。其行书,延续着楷书的清丽庄重之审美精神,整幅作品章法如同一首音符,用笔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使得笔墨跌宕起伏,形成了或舒缓倾述,或激昂澎湃,笔划朴茂中含灵秀之气的书法风貌。其隶书作品则有着刚柔相济的气象,用墨沉稳厚重,在大气势中有丰富的变化,颇富刚健豪爽的力度和气派。其篆书,书风明快旷达,劲健遒媚,结体修长挺拔,用笔“铁线环环”呈现随意疏朗之韵致。
在王义看来,一幅书法作品是完整的文化表达,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精神指向,从而构成书法境界。他在技法上互相影响贯通,加之其丰富的人生体验,故此,所成书法精神具有特立独行的风范,达到了来自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艺术境界。
以书入画 水墨华滋
书画同源,王义的书法意义并非仅限于书法概念之内,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对其国画创作的影响,他的书学修养使得国画作品内蕴更为丰润。他的山水以书入画,以线入骨,笔融纵横,肌理有致,铁画银钩的点线中处处见性情。其画雅致清新,静得自然,没有浮躁,结构分明,水墨华滋,体现出他对绘画精神性的孜孜追求。
王义的山水画无论是皴法还是用墨都体现了书法的质感,工笔中极具弹性的勾线都来自于他良好的书法修养,其绘画中的典雅之气、浪漫之气、空灵之气,都是书法精髓的体现。
文化境界 艺路无涯
无论是他的书法还是绘画都是文化的,都是超越自我的,正因为这种超越才使得他获得了他应该得到的殊荣。王义的作品多次受邀参加作品展,并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金鼎奖书画大赛金奖”、“中国奥运年奖书法大赛二等奖”、“第26回中日书画大赛银奖”等殊荣;还入选了《翰墨名家2015年珍藏版台历》、《法国卢浮宫特刊》《中国贸易报艺术周刊》《奠基新中国艺术特刊》《中国艺术大家》《当代大家典范》《日出东方》《艺术传承》等多部特刊和专集。但在王义看来,荣誉只是名称,书画是文化,要长期勤奋学习,学无止境,艺术只有起点,没有彼岸。
商界财富杂志编辑部采访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