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石书法

问石艺术网 10/11 09:40
 

问石书法


   
与问石相识很多年了,不变的除了他沉着的个性,独具特色的甘肃普通话,还有就是对书法的坚持和热爱。初次看到他的书法第一感觉就是稳健,无论是从墨法还是章法,新颖且带禅机是他很鲜明的形式特色。

   
一般书法家追求文雅洒脱之气,却常常带有一些形式上的表演姿态。要文雅,就故意洗去任何鲜活的印痕;要洒脱,就故意甩开任何基本的章法。这种追求只要做得到家我也很欣赏,但是总觉得并非出自书写者的人格深处,大体上属于形式领域的游戏。但是问石的书法却不一样,他更像是一位真正的学者,而且是古典文学的学者。他的笔墨浓淡,全然来自内心。他给了端庄以端庄,给了飘逸以飘逸,就像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诵诗文,抑扬顿挫全在文本内容的收纵之内。

   
问石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也曾尝试各种变化,但是慢慢都被他否认了,他认为书法是生长出来的,所以每个人的感觉都不相同。  但是,又不是一切书法专家都能写这么一笔的好字。很多书法家薄于内而重于外一样,很多学者则重于内而薄于外。问石喜欢哲学和佛学,对事物看法透彻清晰,这也是他重于内而薄于外的修养来源。

   
他的书法线条如香烟袅袅嵌入纸中,看似轻松的线条却带着坚挺的力度。与现在很多专事展览的书法不同,问石的书法让我们联想到数百年前中国文人的自然生态。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抄经、赠诗的,有时来了雅兴,便写得堂皇一点在家里挂挂,或赠送好友。书法在当时算不上一个特殊的职业,只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而已。问石把这种寻常形态带到了今天,又十分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节奏,让大家看到了不带太多书法气的书法,实在是弥足珍贵。我相信,中国的书法艺术还会顺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向前发展,但是这种把中国文人身心浑然一体地流泻于笔墨的境界,却不会太多了。

  
大多朋友称问石书法为禅意书法,不足为奇,常年的对禅宗的研修使得他言谈举止都难免流露出思辨的哲学观。书法从线条到章法都似在修行,宁静中透漏禅机。

问石通过精致的字型选择而达到的既秀逸又健朗的两全效果,须知要达到这种两全效果往往是很多书法家的难点。此外,还应该注意他在保持字体基本功架和激活整体缓慢流畅之间的妥贴处置,这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问石茶会就是由他亲手设计打造,一草一木、一瓶一罐皆出自他的亲力亲为,简单中阐释出禅修的真谛。整个空间由于一个人统一的气息而显得和谐温润。这便是一个修内者真实的力量。可以将周围不论贵贱的器物融化在自己的气息里。

我期许每个热爱传统文化,喜欢书法的朋友都能关注到文化的实质。少一些"厚德载物"等流于形式的追逐。在书房挂一幅"微雨打窗"也许才是我们现代人的情景,笔墨当随时代和文化晕染。好一个堂主,好一个问石。

                                          
祝愿老兄!
                                                   
媒体人Rock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