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激不励,风规自远

     
                           不激不励,风规自远
一一转载《品质江苏》第十四期。  作者:建斌

       花国平,1960年生。聪明好学,自幼喜爱书法。上世纪恢复高考后就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但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后来走上社会,他从未间断过书法学习。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更系统更专业地学习行草书法,于2012~2015年期间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高研班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学习,并得到了著名书法家齐作声导师的亲自指点。书法有了快越式的提高。他的书法多次入选当代书法作品展并获奖,2014年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的当代中国艺术名家大型艺术典籍,同年进入该年度美术编年史。为了更好地进行书法学习交流,传承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他于2015年9月成立了韵之斋中花书画院。
      唐孙过庭《书谱》在论王羲之书法中说过:"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这不仅是赞美王羲之书法的精妙,也阐述了书法创作的艺术境界。
      中国书法是表现心灵情感的视觉艺术,它蕴含书家强烈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所以古人就有了"书为心画"的说法。
       一般来说,人们都以为行草书是书法的最高境界,行草书不仅是书法技能的展示,也是书家心声意境的流露,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观赏张旭草书之后,表达他的感受是"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蟠其间,漠涨与笔力"。意思是,强烈的情感就像山洪爆发一样,倾写在张旭的草书创作中,使他的书法作品给人以极强的艺术震撼力。无论是行云流水,抑扬顿挫的线条,还是浓枯涩淡,计白当黑的墨色,还是风轻云淡,坠石崩雷的章法,等等,都需要长期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
       看花国平书法,就是一种清心怡人的享受。他的字没有朝花之绚烂,更不香气四溢,只有沉静,让心灵有所皈依的气场。他的作品不仅取法高古,而且淡泊和平,意境悠远。
       花国平最擅长的就是晋韵十足的行草。笔走龙蛇,浓淡有致,行云流水,抑扬顿挫,在充满矛盾的布局中达到高度的韵律和谐,将书法艺术的大美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深得各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近年来,花国平书法进步很快。他的书法主要取法"二王"一脉,书法风格上崇尚晋韵,笔不辍耕,功力深厚,尤其对十七帖,远宧帖等王羲之作品和孙过庭《书谱》用功极深。作品不卑不亢,不媚不陋,不俗不僻,舒缓而古雅,追求一种自然清逸,恬淡如菊的冲和之气。书法格调表现为风发峻茂,清秀郞逸,含蓄委婉,刚柔相济,透出浓浓的书卷味道。那种淡泊平和,真气弥漫,追求自然人文之道的风尚,在花国平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