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处境尴尬,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成语谓之"啼笑皆非"。
      几年前,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高级研修班学习,对传统书法稍微略知皮毛,一位朋友知道我在北京学习书法,带了两幅自己创作的作品和一条香烟找上门来,让我指点一二。是朋友不能说假话,但为谨慎,以免伤了朋友情谊我笑着问他:"说真话还是假话?"朋友不加思索回答;"当然真话!"当时的我通过近两年的学习,虽然略知皮毛,但至少已经懂得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朋友的这两幅作品仅仅是用毛笔醮了墨汁写的毛笔字而已,因为没有笔法,结构也不对,完全不能称之为书法作品。我婉转地跟他从起笔,行笔,收笔,讲述这两幅作品中的毎一笔点画,最后这位朋友拉长了脸有点生气:"照你这么说我一笔都没写对?"我微笑着点点头。朋友卷起作品,拿起那条软中华气呼吸走了。
        嘿,他居然不相信我,其实我说的全是真话!
       去年一位公司老板慕名前来,拿出一幅刚创作的作品让我"美言"几句。从闲聊中知道这位老板确实酷爱用毛笔写字,但从没临过法帖,可以说对书法一无所知,平时只是照着本地稍有名气的"名人"作品临摹,办公室里挂满了自己的作品,自娱自乐,也是一番情趣。这是一张四尺整纸写的大字"厚德载物"。我吸取了前面那位朋友的教训,一方面不想挫伤人家爱好书法的热情,另一方面人家开着宝马,是个有钱人,而且心高气傲,没必要得罪。我仔细看了一会,便说:不错,很有气势,下笔胆大,用笔有力,一气呵成,枯笔也用得很到位,是幅好字。这老板一听,眉开眼笑,忙着递烟,那得意洋洋的愉悦表情真让人羡慕。我送他一本米芾的《蜀素帖》,他问我米芾是谁?他的字好还是XX的字好?我只告诉他米芾是宋代的大书法家。他得到了预想的效果,很高兴,临走从車上拿了两条高档香烟,硬扔到了我的书桌上。望着他开车远去,我苦笑着摇头叹息。
       唉,他居然相信了我,从书法的层面,其实我说的全是假话。
       这年头怎么啦?真的是假的,假的是真的,真真假假,真假难辨,让人纳闷纠结。对利益的疯狂追逐和让欲望的彻底放纵,许多人已经迷失了自我,大凡利益中人,都喜欢听好话,奉承话,恭维话,那怕话是假的。或许当人生活在一个完全虚假的社会环境中,假烟假酒假货,假情假意假话,人们就变得习以为常,假的也自然而然变成或者说默认为真的了,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不说假话获取不了利益,几乎业已成为生存的信条,生活的真理,生命旅程中的必需品。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已经是古老的传说,人们不屑一顾。
       一位出租车司机讲述了灺的父亲在六十岁时患了胃癌,医院动手术切片化验为恶性肿瘤,尽管没有告诉他实情,但他自我感觉肯定是恶性病,出院后茶饭不思,闷闷不乐,瘦了十几斤。她包了500元红包送给医生,求他说几句假话救她父亲。谋划好后,她带父亲来到医院,医生假装仔细认真的看着化验单说:老伯祝贺你,化验结果一切指标都正常,是普通胃病,没事,该怎么喝就怎么喝,该怎么吃就怎么吃,已经在恢复了。走出医院老人对女儿女婿说:走,找个好饭馆,肚子饿死了。十多年过去了,她父亲还健康的活着。
        另一个段子讲的两个同名同姓的人,在医院做全面身体检查,一个身体状况正常,另一个检查出来得了癌症,结果俩人拿错了体检报告,那个身体正常的知道自己得了癌症,闷闷不乐,没多久真的患病离开了人世,另一个身患癌症的人因为身体没事,该吃该喝一如既往,健康活着。
        说假话能够救人一命,这似乎不可思议,但铁证如山,不容置疑,我们何尝不为这善意的造假而歌功颂德呢?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贪生怕死是每个人天生俱来的本性,但如果人们都能认知和体悟生命的真实,了解生命的奥秘,懂得"只要你不怕死,你就不会死","视死如归"的生命内涵,或许没必要编织那些善意的谎言,而会创造更多精彩的康复奇葩,生命奇迹!
         上面两个例子可能有人不相信,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姑且不去追寻探讨。但对坚守真善美,愤世嫉俗的人来讲,也许会动摇对假的憎恨和对真的赞美,确实让人啼笑皆非。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