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聚云散 翰墨留香

 

云聚云散   翰墨留香

石绍河

甲午马年盛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良群兄个人书法作品集,他赠我一册。案牍之余,我翻阅欣赏,其集子大气精美,墨香远溢,其作品线条古雅,气韵畅爽,反复品鉴,心存敬佩,竟至手不释卷,浑然忘我。

早年,我在乡下授道解惑,他在乡镇当父母官,我学文他临池,都算小地方的文化人,遂得以相识。后又都在桑植县直机关供职,见面机会日多。那时,良群兄春风倜傥,人生得意,做事顺心随意,风生水起;学艺刻苦勤奋,日见精进。每次相见或相聚,我们既听他神侃工作中的趣事逸闻,也听他阔谈临池时的心得感悟。他性善言,多有妙语真言,常聊得酣畅淋漓,神采飞扬,让当地很多怀揣艺术梦想而又萌生退意的青年才俊倍受鼓舞。他挑灯苦练,使自己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踏实长远。

良群兄为官做人从艺自有其秉性操守。仕途上他恪守本分,心态平和,看淡名利,不奉迎,不谄媚,曾有“错把厅长当秘书”之笑话。但他对份内工作从不含糊,尽职尽责,善始善终。担任张家界市地质公园办主任,倾情亲撰《张家界地貌赋》,文采斐然,为之扩大影响摇旗呐喊。他做人坦荡谦和,侠骨热肠,不绕弯子,不打哈哈,不揉沙子。重友情重承诺,喜欢仗义执言,呵爱后生晚辈。其性格颇得土家人遗风之真传。在繁忙政务之余,良群兄以其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严寒酷暑,不管世事纷争,潜心书法这一国粹艺术,反复临习揣摩,逾三十年而不辍。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花开一枝,自成一格。他不仅自己钟情陶醉书法艺术,而且乐于授徒传艺,热心公益,经常组织和参与各种书法活动,让传统文化得以弘扬普及。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杰作丰富。鲁迅先生云:“视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良群兄在学书过程中,把刚健质朴的魏碑作为临习的首选。他对《张孟龙》、《张黑女》、《龙门二十品》情有独钟,精心研习,手临心悟,吸取精髓,得其神韵。在此基础上,他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取精用宏,融会贯通,自然显出自己风格,流露出大家气象。观其作品,黑白之间,变化万千,恰似云聚云散,聚则墨气生,散则灵气现。气势飞动,茂密洞达,虚实相生,秀媚多姿,真力弥漫,清爽峻朗。古朴厚重中显淡定从容,跌宕飘逸里藏天真妙趣,静温苍范下见精神境界。

书法是源自心灵的艺术,是性格气质的流露,是人格人性的展现,是世界大美的浓缩。书法只有和文学结缘,书家才会胸怀空阔,气度豪迈。良群兄深知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在刻苦学书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文学修养的提高。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充满着书卷气,笔墨超脱,气韵生动,引人入胜。他长期修炼而得《学书心语》,既是他多年研究传统,精心创作,不断出新的经验总结,更是一篇精美耐读,意旨高远,凝练浑厚的美文。他的《张家界地貌赋》,词藻华丽,句式匀整,大气磅礴,融专业知识于形象文字中,是描写张家界地貌难得的辞赋。我曾有心写篇类似文章,读了良群兄这篇赋后,难望其项背,只得作罢。他把这两篇美文写成条屏或长卷收入作品集中,文章之妙书法之美,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令人崇敬,是为佳品。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古人有言:“天道酬勤,艺道无极。”良群兄正值盛年,曾自言书法是其一辈子不弃不舍而追求的事业。难得他有着这样可贵的艺术自觉和文化担当。相信随着他名声日隆,定会更加戒躁静心,勤勉用功,精修技法,情为艺用,不断攀登书艺新高峰,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我乃一书法艺术之门外汉。品读良群兄作品集,不揣冒昧,有感而发,虚言妄语,贻笑大方。恳请良群兄见谅。

     (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家界市文联副主席、张家界市作家协会会员)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