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资历者流刑

 

         伪造资历者流刑
               
                 ——谈古代法律的广泛性

                                    章

    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治理国家,求贤若谒,向天下诏有贤之士,进行科举会选人才。当时有很多人伪造资历,唐太宗为遏制伪造资历现象,下令伪造资历者应自首,接受处理,如不自首即行处死。

    不久,一个伪造资历者被揭露出来,唐太宗想把这个伪造资历者杀掉。身为大理寺少卿的戴胄说:  “按照法律规定,伪造资历的应处流刑。”唐太宗生气地说:  “你这不是通过坚守法律而使我失信于百姓吗?”戴胄说:  “皇帝的命令有时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制定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东西。陛下由于痛恨那些伪造资历者,而把他们杀掉,现在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妥,应当再依法处理,这正是抛弃小忿,全大信的做法。”

    唐太宗说:“你能严格依法办事,我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

    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要想发达昌盛,需要大批真才实学的志士,曾经一度强调“有资历者”重用。一些人采取种种手段,伪造资历以取所需,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得不到应有的遏制,究其原因是法律制定的滞后。如果法律对伪造资历行为做出严厉处罚的规定,伪造资历就可能得到遏制。

                    (作者单位:永泰县人民法院)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