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

洋河-流淌的时光

洋河起源于内蒙新河,全长二百六十多公里,注入官厅水库。洋河是我们儿时玩耍的宝地。河水沿玉带山山麓从下花园南边蜿蜒而过,再往东到石洞渠两岸就是湿地,到处是泉流水洼,柳树遍布,菜地成畦,少有岩石。

我们曾在那里逮过蛐蛐,为了方便就会挽起裤腿,在水边、岸边开始搜索。追踪蛐蛐可也不易,狡猾的小东西上蹿下跳,时而钻进草丛,时而潜到水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旦跳进土黄色水里,竟不知所踪,摸它不着,等发现时身上如抹了油,滴水不沾,径直蹦到田埂上立即逃窜,围追堵截也难以奏效。这里的蚊子也格外多,大白天照叮不误,腿上经常有蚊子光顾,常拍常有,伤痕累累,直接干扰了我们的行动。

河底和岸边都是细沙土。岸边平整的沙土看上去表面是干硬的,用脚在原地踩上一会儿就能形成一片小小洼地,软软的,水汪汪的。那时的洋河是较浅的土黄颜色,夏季洪水来临就成了小黄河。有时汛期洪水来势汹猛,再加上汇集了戴家营河的水,能看见水面上漂浮着树木、西瓜、庄稼等,水势稍减就成了我们逐浪的天地。从两河汇集处以下为起点,因南岸山势陡峭,此处河道较窄,也就二十多米宽,适合玩耍的地段约两三百米的距离,水流湍急,越往下游水面越宽。小伙伴们都是男孩,所以全裸上阵,在方便处下河,迎着急流游入河中央,呈坐姿,此时洪水推背,随浪起伏,在两米浪尖可以左顾右盼,兴奋时高声呐喊。有时低落浪谷,脚底能触到平平的细沙河底,转眼飞流直下几百米。待快到洋河桥墩以前迅速游上岸,继续返回出发地,这样就可以完成一次“坐浪”。我们敢于搏斗激流的勇气就是那时练就的。有时洪水过后我们在下花园河与洋河交汇处摸鱼,在水洼与淤泥里寻找,犄角旮旯就能摸到两三寸长的小活鱼。

那时的洋河,常年流水,我们如果到对岸山上玩耍,必须淌过此河。有时河水多时,须要脱掉衣裳鞋子顶在头顶淌水过河。有一次同行小伙伴走到河中央,突然没了人影,原来是掉进暗坑里,一会又出了露出了水面,有惊无险。

冬季河水冻冰可以滑冰或滑冰车。成年人穿冰鞋滑冰,孩子们滑冰车较为普遍。冰车都是自家做的,一尺见方平板,下面两个轨道,分别固定铁丝。滑冰车时,盘腿坐在平板上,两手分别横握圆手柄冰鐟子,双臂往后用力扎在冰面,滑动前行。每当放学小伙伴们相约在冰上玩耍,你追我赶,头冒热气,不累不散。

半个多世纪前原生态的洋河令人难忘,河里有水,水是混的,河边有湿地,湿地有无数泉流,泉流边草木繁茂。小鱼深藏,蟋蟀蹦跳,青蛙欢唱,蝉声鼓噪,蚊飞蝇舞,鸟儿鸣叫,雄鹰高旋……

万里城 2018.2.23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