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水墨画创作中,以花鸟入画已是弥久常态,但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窘境是,传统水墨写意画在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其达到的高峰与其难以回避的内限,一直是相互伴随的。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天籁》
例如其森严自足的定式,其体系媒材的排它性,其泛化的小品性特征等等。而解决的关键则在于每一个艺术家对花鸟有着别样的画法和不同的诠释。我们可观蔡茂友的水墨荷园里,一花一世界,亭亭出水,从一朵朵到一枝枝,从少到多,由远及近映入你的眼帘。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中国荷文化积淀丰厚,蔡茂友以当代人的视野重新审视和思考荷之美,进入了探究人生价值与生命状态的新境界。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自在》
他在笔墨语言形态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追求,追求书法笔意,水墨意境,结构张力,这样的艺术意蕴就使作品的审美内涵显得更为空灵,更有气韵,由此而产生禅化的意境。这种画家写意化境,恰恰带给我们妙悟自然的禅意,更包涵着对于大千世界的深刻感悟,其荷之道,自然显现出难得的墨荷禅境。
吴湖帆水墨荷花作品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
吴湖帆水墨荷花作品
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写竹、兰、荷花。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吴湖帆的没骨荷花,善用颜色和白粉没骨点染荷花,笔下荷花便风神特别,卓卓可观,如从风露中折来,风娇雨秀。
吴湖帆水墨荷花作品
其擅于在熟纸上用洗染技法,画出荷花娇柔的质感,也画出了荷花在露水中的润泽的仪态,吴湖帆运用撞水、撞色法使色与色融为一体,荷花花瓣的白色与红色统一而有变化,完全改变传统绘画色彩表现上的局限性,构图简洁、明秀,作品显得静穆、轻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