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是我国古典文学重要题材。唐代诗人王昌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把采莲女撷取碧池莲花的情景,描绘成一幅动人的图画。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和悦》
画家创作,缘于心生,更在于画家悟性。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蔡茂友对于从诗经到楚辞,从曹植到王勃,从陆游到周敦颐,从佛家经典到艺术审美,赋予荷花众多的象征意义与美好品格有着深入研究,在他的水墨荷花作品中,朱红荷花,墨色浓淡,相宜且虚实有度。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秋塘晨韵》
他为荷花融诗意创画境,微观体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宏观景色,色调鲜丽,高贵典雅,而线条挺拔的荷杆聚散错落,直耸画面,一种禅意油然而生,更彰显出当代文人水墨画的精神情怀。
蔡茂友水墨荷花《秋塘晨韵》
蔡茂友对古今中外的种种画风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于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别有会心,于历代画荷名家沾溉更深,拓宽了水墨荷花艺术表现的广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中去升华荷之禅境。
潘天寿水墨荷花作品
潘天寿水墨荷花作品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潘天寿水墨荷花作品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