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伴
可爱的青春是人人都会经历的,都有过英姿勃发,俊俏靓丽的形象,生机勃勃,散发着激情的活力。学习文化和适应社会之后便是寻找工作,谈恋爱,成家立业。可赞的中年就是勤奋工作和养育儿女。这些过程多少都会接触文学、艺术等。无意识或从不留心,或许文化层次所限,或修养不够,可能视而不见,就会失去很多了解的机会。要想有较高层次艺术造诣,非多年积累不可。老年的高质量生活也得益于青春时有意接触,留下伏笔。需要中年期阅历、知识、领悟的持续积累,老年生活的爱好才会有所专长,在某些选项中继续钻研,施展才华,才会有更深地感悟和更早的建树。三毛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于是,学会在年长深远的路上,留住最初的那个自己,在光阴的暮色里,温良慈悲。
可羡的是中老年生活过得鲜活有乐。人生的路上,成熟的我们,之所以不年轻了,除了身体的变化,更是缺少了上进的朝气,勇气,志气。忽略了心灵呼唤,弱化了对事物的感受欲、求知欲、甚解欲。降低了对世界的新鲜感、存在感、认知感。缺少了足够的动力,心态守旧了,老态毕现了。世界依然是原来的世界,只因我们的年龄而被疏远,确是难以想象的。名利于我们已经远去,今后的几十年要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找准方向,活出新模样,放出新光彩,走出新天地。
合理安排生活,以年轻人的热情,适当锻炼身体,向传统求保健,了解中医经络,早晚按摩相应穴位。坚持练习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千百年来的健身养生之术,事半功倍行之有效,足以支撑起国人的挺拔身躯,强筋健骨,调理五脏,保证肌体正常运转,做到无药养生,减缓衰老到来。生活无忧,身体健康,就可以有更多精力向艺术领域施展,讨回青春。艺术是创造的产物,在掌握了一定技法,了解了一定专业知识,就可以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初级者入得门来,具有辨识能力,中级者可以具备鉴赏能力,参与能力,高级者可以获得创作能力,表演能力,有所作为。在学习过程、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滋养,情绪调谐,精神愉悦,足以让人忘乎所以,充实有为,心满意足。感觉青春依旧,乐而不疲。
难能可贵的是老而弥坚。肌体的衰老是必然,但是初心不能改。心不老,就会激发身体的多项有益潜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正确的选项来之不易,机会是可遇不可求,不怕从头再来,何时起步都不晚,只要自信,定会收获,生活状态定会改观。我们永葆青春活力,还在于有探知的欲望,用积极的心态去激活自身的能量,保持健康。身体健康保证了无碍行为,无碍行为促进了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成就了心理活跃,心理活跃获得了精神愉悦,精神愉悦实现了思想境界的升华。心不老身就不老,艺术就不老,青春的气息就不减。不懈坚持,就能从艺术中汲取精神慰藉,领悟艺术的真谛,升华自己的人生坐标,继续展示青春的光华。健康指数增强了信心指数,信心指数激活了艺术光环,艺术光环炫耀了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又促升了健康水平。正能量的循环就是青春的写照,就是对生命的礼赞。
万里城2018.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