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毫点翠河中柳 金笔挥洒满城春

玉毫点翠河中柳    金笔挥洒满城春

             高文科  李百齐  尹洪宾

 

大美墨韵,师友初心,齐鲁名家十人展观后感:

【太常引】相贺

泉城几曾巧结合,洛邑才华夺。穷词贺巾帼,须眉更、大气磅礴。

长风舞袖,豪情灼灼,大家同泼墨。瑰宝怎评说,名天下十人不多。

【千瑞捧墨】

素衫浓墨总称奇,满腹文华羁绊客。

社稷风云常笑看,千瑞浩气耀霓虹。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根植于深厚民族文化的沃土,闪耀着一代代文人的智慧与追求。时至今日,依然有无数书法爱好者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个宏大的艺术殿堂中,有一位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临朐人也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这块艺术天地里辛勤耕作,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信念,努力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内容与血液。这个人就是当代书法家、画家,山东省商界精英刘千瑞先生。

“绝世才情谁惹动,书香翰墨抒襟怀”。千瑞先生是我们五十多年前临朐一中的高中学兄。他在校时,品学兼优,才高行洁,且笃学好古。他当过兵,七十年代在家乡干过村党支部书记,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口碑极好。八十年代来到济南创业,成为卓有名气的科技企业家,为山东省和济南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几十年走下来,顺逆沉浮,历尽坎坷。他甄选科技拔尖人才有之,谪贬远放有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他一直宠辱不惊,泰然处之,可呈琳琅。

千瑞先生能书善画,但我们虽交往多年,对他的书画造诣并不完全知晓。直到最近,他参加了“大美墨韵”书画展,才知道他的书画作品已经在当代具有出类拔萃的水平。其参展作品让参观者叹为观止,眼界大开,他的书法,篆、隶、章、行、草无所不能,犹数今草书法见长。现场品鉴可知,千瑞先生那支笔是极有力量的,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传达十分精到。作品运笔遒劲,气势浑厚,得笔墨淋漓、情驰神怡之趣;显行气贯通、飞动激走之势;更兼牵丝映带、形随势生之妙。那些曲折微妙的“丝”真称得上是丝丝如扣。在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眼里,千瑞先生可谓是当代草书之方家、魁元,大才槃槃,文气雯然,华笔美成矣。

“笔底壮心昭日月,神驰浩气惊鬼神。”在大美墨韵,师友初心齐鲁名家十人展中,千瑞先生的展品堪称翘楚,其书法作品,法度 严谨,取意率真,笔画遒劲,潇洒自然,中锋行笔,纵逸奔放,开合有度,千姿百态,极尽其妍。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令观展者心旷神怡,驻足不前。山东著名书法家,济南大学教授滕西奇老师在展会发言中评价:“刘千瑞先生的书法,运笔娴熟,线条灵活多变,笔墨酣畅,有意接风云、风驰电掣之概。”一位山东省文化厅退休的老厅长观展后感叹:这种精到的书法作品,没有几十年的笔墨功夫是写不出来的。

“饱经沧桑翰墨客,低砚深处落华年。”千瑞先生确实下足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笔墨功夫。仔细观察千瑞先生的书法,形态上波澜起伏,收放自如;力度上有强有弱,刚柔相济;速度上有急有缓,断续相宜;情感上张弛并举,潮汐交替;时而如舒展的流云、摇曳的柳枝;时而若回转搏击的雄鹰、曲折奔腾的江河。使人感到无穷的趣味。细心品味千瑞先生的书法,章法布局前后呼应,大气磅礴,一气呵成,气韵流动,气象万千。气不怯,势不虚,先是以气势夺人;点画的细腻,字态的变化,交错互补,轻重有别,分合疏密,辑让呼应,情真意切,痛痒相关。给人以出神入化之感。他的书法无一不显现着传统笔墨的内涵,无一不洋溢着当今时代的精神,无一不彰显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信息。千瑞先生能有如此高深的书法造诣,来自于他五十多年以来对书法艺术的临池不辍、不懈追求和深入研究。在中国,书法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门高深学问,在研究这门学问中,千瑞先生首先通过临帖,将历代经典名帖熟记在心;其次,博览汉字发展史、书法发展史,清楚书法的历史脉络;同时,广读历代书法论文,作为创作时的精神食粮。他曾经说:“书法作品是高级艺术,是要净化人们思想灵魂的,不可随意而为之。书法家要净化人们的灵魂,必须要先净化好自己的灵魂。”由此观之,千瑞先生的书法作品受人喜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玉毫点翠河中柳,金笔挥洒满城春”对于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问题,千瑞先生也有深入思考。他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书法艺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定要与时俱进,这与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结字因时相传”的观点是一致的。他强调一个时代的笔墨应当跟上时代的节拍,伴随笔墨工具的发展,要大胆创新,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千瑞先生的书法作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大众性,洋溢着正能量,十分接地气。体现了艺术为人民、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此外,他的草书,在博师古人墨迹的基础上,力求在风格上有所突破,以求取意标新。他反对狂怪,抵制丑陋,循规蹈矩,以让广大读者易识、易懂、易记和易学为目标。

文章写到这里,忽有灵感,赋诗一首:

雪侵两鬓花,戎马走天涯。疾风闲庭步,秋色沐晚霞。学友诗入酒,艺朋墨当茶。上苍圆我梦,欣催日月槎。

又赋词一首,【如梦令】赞千瑞书法

保护传承开放,探索苦思冥想。与时俱进欤,抵制丑陋怪狂。

原创,原创,【千瑞法帖】闪亮。

好古敏求,却从不泥古,笔墨艺术恰恰需要这样的精神。让新时代的豪情与国人的初心在书法作品中得以潜移默化地、充分地体现,这正是千瑞先生所坚持的使命与初心。

 

本文作者简介:

高文科,山东省民政局原福利事业局局长,书法爱好者。

李百齐,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教授,管理学院原院长。

尹洪宾,毕业于山东大学,济南陆军学院原教研部主任,正师级。书画爱好者。

 

             二零一八年八月于济南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