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传神,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可见,传统文人画所绘画的竹已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界竹的传移摹写里,更多的是文化内涵被赋予在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蔡茂友墨竹作品
我们欣赏画家蔡茂友作品,其画竹数竿,立地拏云而起;或凌空横截一枝,姿态俏丽。他选择水墨写意一脉表现墨竹,画家多以垂直式的构图,添上仙鹤、飞鸟、顽石等,衬托展现它姿态生发的优美,浓淡干湿的墨色表现出叶子的阴阳向背,细嫩新枝生发出勃勃生气,笔端毫芒不露保留出书法的韵味。
蔡茂友墨竹作品
蔡茂友墨竹作品
古人以竹子象征人格,画家以竹代言,蔡茂友把墨竹从山水、人物画的配景位置拓展开来,以“竹”作为题材绘缀不倦,进一步拓展在文人画的表现中,其墨竹赋予它虚心、坚韧、气节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