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张羽《兰花》:“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清人郑燮有《折枝兰》:“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后,薄罗裙系怯君看。”自古以来,人们以兰明志,以兰示节,以兰寓心,故而吟颂兰花的绘画作品不可胜数。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钟爱,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
蔡茂友墨兰作品
欣赏画家蔡茂友笔下兰叶,有静态之中的弧线放射状,有疾风中一边取势的倾斜同向状。若画面下方兰叶大部分右倾,偶有几片向左伸展则可打破同向的单调,但应控制好数量,多变则杂。
蔡茂友墨兰作品
再陪衬竹叶、飞鸟、顽石等,突出展现出兰外形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素淡幽香,具有兰香气清气质。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兰品被当做人品的象征,兰骨是风骨的写照,蔡茂友创作水墨兰花来寄予感情、节操,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崇高志向。
蔡茂友墨兰作品
品画赏兰,如水洗心,暗契吾心。钱穆先生说:“中国艺术不仅在心情娱乐上,更要在德行修养上。艺术价值之判定,不在其向外之获得,而更在其内心修养之深厚。”由此可见,我们在画家的画中幽兰徜徉,仿佛历经风尘。一切散去,留下的,只是豁然开朗,地阔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