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欣赏三

古人论画经常谈及"取势"的问题。取势指的也是构图,对花鸟画来说,取势极为重要。王微的《叙画》曰:"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欣赏画家蔡茂友水墨牡丹新作,画中的牡丹并不多,画中的鸟蜂竹石,多以上下排序组合,而且石头、花丛、鸟群多作三角形态构架,犹如钢筋水泥骨架,坚硬厚实,浑朴峥嵘。

 

 

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

 

这种布置法的优点是能显示力量,统一中有变化,画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他画牡丹,特别是把画面主体牡丹压到边角的构图,含蓄地让观者先看石纵势,其巧妙地运用石是平中求险,石方长起棱角,视平线贴近地面,石头的重量和坚硬的质地艺术地表现出来,画家巧妙地运用“变实为虚”的方法,只用粗笔淡墨画出石的轮廓,线条中显出凝练沉健。

 

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

 

石面皴擦,取其形,让人对顽石的厚重感一目了然。其上是歇足的小鸟,居高临下,转侧睥睨,雄视远方。再赏那石下侧漫烂的牡丹花丛,与石形成鲜明对照,阳刚与柔美,硕大与弱小,互为映衬,各显奇妙。这种方法,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

 

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曰:"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寓也。"画家蔡茂友水墨牡丹的构图既然要意在笔先,这就要求画家从观察现实中酝酿意境、捕捉图象,下笔时便有把握,从而一挥立就,而显生动、自然之气。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