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走进见强画室的人,并不惊讶其画室的零乱,而惊讶那满地堆积如丘、使人难以移步,已涂抹得近乎全黑的废纸。
记得可染先生曾论的白石老人为艺是大天才、笨工夫。可染先生自己亦是苦学的典范。天才,自然聪明。大天才的聪明是真真聪明,大聪明,是智慧,是佛语所谓的般若,非是炫世欺人的机巧。笨工夫,是指在确立个人奋斗方向后的勤学与苦练,这时量的积累才有可能真正变成质的飞跃。
见强兄于艺有着颇高的天分。他于书、于画、于印,入手既快,且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读书办求甚解,识见自然不同流俗。无论青滕、八大、缶翁、白石,还是当代名家画作都曾认真临习、反复研究。临摹与创作日日不辍、深思与笃行为双楫。那一卷卷书中细密的夹批、那一本本读书的笔记、那一张张精美的速写、那一捆捆的废纸……便是他苦学、善学的明证。
见强是一个技艺全面的画家。题材的丰富、表现手法之新颖,在中青年画家中是较为突出的。在绘画上无论工笔、写意,花鸟、山水、人物,均落笔不凡,爽爽自饶清逸之气。又旁及书法篆刻,大篆苍厚,小楷清雅,篆刻高古,均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最使他倾心、倾力的还是写意花鸟、山水。
近几年来,他的绘画在以前清新雅丽的风格基础上,弃甜俗、取苍古,求真味、远机巧,走上了力求超然物象、直抒胸臆,有大势、有雅韵,讲笔墨,求意境的艺术之路,并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话语体系。
见强深知,要成就一个画家,除为应当具备诸如造型、色彩等绘画基础能力,还有更为重要的条件和要求:天分、气质、文化修养和艺术感觉。而这之间又是互相扶助、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
他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画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写为法,以骨为质的。无论何种技法的运用,都应当有助于中国画意象与趣象的表现。
他也深知艺术的最高理想是一种自由的表现,即石涛上人所谓“至人无法”之境。
所以,他从不满足于技法的熟练操运和形象上的一般性客观描画,而是在努力追求意象与趣象的创造,并不断加强水墨技巧自由挥洒的随意性。
多年书法的修为,使见强对线的理解愈来愈深入。这种修为,使他的线形内涵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张力,点线的运用更趋严谨,并相互映衬。运之于画,便能出之于自然,运之于优游,既百出以尽致,复万变以随机,多方面知识的融汇与梳理,使他直视中国画本体的涂层美学蕴义,画面由写生转向为写心,在展现自然造化神奇瑰丽的同时,也显现出画家智慧的光芒。画面中那涂抹泼洒和自由洒脱的线条,既是对传统笔墨的深切眷恋,也有着现代构成意识的一些表达。
见强的画是阳光下的苛,清雅中带着热情,是月夜中的梅,幽静里飘散着梦幻。我深信以见强大海不弃细流的品格,不断包容,不断扬弃,必然能卓然独立、自铸高格,在艺海中搏浪击楫,去迎接那即将跃出海平线的一轮红日。
------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