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写字会是什么样

    不知王羲之当时是怎么创作出那么多令人赏心悦目且技半法精湛的作品来,这是我许久以来的疑问。看羲之的字,似有斩钉截铁的果断,又有仙女下凡般飘逸;既不是山洪爆发的瞬间倾砸而下,一泄无余,也不是小河流水般温文尔雅;既不浮燥,也不乏其雄健。。。。。。这实在是让人心摹手追的同时更是令人费解。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是结合现在和当时的文化条件而言的。

    晋朝以王羲之为流派开创了书法的新纪元,而在这之前的楷书、隶书、篆书,乃至金文、甲骨文,虽然在当时都可以兴盛一时,但比起王羲之来说毕竟是逊色多了,因为王体书法在书法千年的文化中,它以高含量的技法,创造出了可以跨时代高水准的艺术作品来。细观羲之书法,真草隶篆技法无一不含其中。

    古时人们写毛笔字是文人之必修课之一,写信也是互通信息的一种传播手段。可见毛笔在当时的重要之程度。试想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古人有书写速度一定不会太慢,但王羲之书法中的转折起承、堤按顿撮等笔法一一写来速度能快起来吗?难道古人早就有书法艺术观念?而细品羲之的书作气息贯通,而又无一做作之处,实在令人佩服。与现在的书家相比一些书家在写作品是一个样子,而创作时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有的人甚至写硬笔字是一个样子,写毛笔书法则是另一个样子,很难统一起来。更有书家创作前先用钢笔在纸上打个小样,而羲之手札随意翻来,片片皆为作品,古仆飘逸伴纸而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究竟古人写字时是个什么样子,我实在是想象不出?我想羲之不会为了追求书法的艺术感而一封家书写上一天吧。总之在对羲之书作欣赏的同时,我还是有些费解?

    试想现今的时代书法的艺术走向,传统的功夫字已被时代渐渐排在艺术殿门之外,这也说明高含量的技法要重新按艺术构成的要求来组合,才能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要求。这就更迫切地需要破解羲之书法艺术中和之美,看羲之是怎样将对立的艺术矛盾是怎样化解的,可惜我晚了好几个朝代,不能亲见羲之书写的状态了。           文/书中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