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眼花 陈师超 王根权 周善云 李文献 潘日强 河洛人刘学安 赵礼 李钢 张从干
聚焦狂草大家苏华老先生......(二)“疾行狂草”之“疾”者,使转之飘逸诡谲,用笔之雄强激越之谓也,兼得迅急快蹴,狼藉倚側之韵致。且据千里一泄,倜傥磅礴之气势。立字如尊,四面收纵自得,锋出似鱆,八面伸缩自如。危崖崩塌,悬藤猿哀,天沉日暗,龙吟虎啸,集千般景象于笔下;幽谷月小,大漠孤烟,楼台笙歌,洞箫横吹,凝万种风情于毫端。得天地阳刚之正
12/25 10:32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土书画家骆续文书画作品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土书画家骆续文书画作品展览部分照片展示
12/24 10:46
杜文瀚部分参展及活动照片1.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2.辉煌丝绸路·墨笔书千秋合影3.斯洛伐克大使握手及释文4.大使夫人合影5.斯洛伐克大使合影及释文6.秘鲁驻华临时代办合影7.美术创作主题展8.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合影9.巴勒斯坦驻华大使合影10.与巴基斯坦一秘合影
12/21 10:15
清风竹语—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竹,未曾出土现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画家蔡茂友笔下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刚正且倔强不驯之气。他以书入画、以书法用笔探究个人性情表现。尤其是将书法用融于绘画之中,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的特点。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画家作品呈现的竹林岩石,用笔浓淡干湿,变化有致,顿挫皴擦,多露出飞白处。描绘
12/18 01:04
竹石恋歌—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从绘画实践上看,画家蔡茂友的墨竹可以看到他的美学实践,他行笔舒畅而绝无荒率,运墨淡雅而极富层次。所绘墨竹之景乃系自家于大自然中观察写生所得,故生气勃勃,尽去书斋画室闭门造车惨淡经营之弊,竹林禽鸟跃跃之姿更富生命的动态感。蔡
12/18 00:56
笔简意浓—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宣和画谱》卷十二墨竹绪论云:“绘事之求形似,舍丹青朱黄铅粉则失之,是岂知画之贵乎有笔,不在夫丹青朱黄铅粉之工也。故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这段话很清楚地讲明了画工画和文人画的一个重要区别。蔡茂友墨竹作品画家蔡茂友画墨竹,追求笔简意浓
12/18 00:52
文心独白—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叫做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文人画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北师大中文系出身的画家蔡茂友,是能诗善词的文人,任性率真的画家,也是重积学问的书法家。
12/18 00:48
虚心气节—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中国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传神,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可见,传统文人画所绘画的竹已不仅仅停留在
12/18 00:19
竿节为气—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竹者,取其挺拔向上之形态,得其劲节刚柔之精神,借用笔墨纸的载体,造型其出土、伸展、迎风雨、立霜雪之态势而表现出内在的精神世界,此乃超于物象的“神品”也。蔡茂友墨竹作品欣赏画家蔡茂友笔下的竹枝生动活泼,由于把草书笔法娴熟地引入,起笔收笔更为明显,极富弹性、生机和活力,使竹枝的柔韧与妩媚在画面上跳荡,由
12/18 00:12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