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家
|
作品
|
资讯
阻止点击穿透
毛朝林
宋华平
徐汉升
杜吉才
魏长青
王志和
王冰专
牛志发
王钦
王际鑫
“向传统致敬”珍墨阁书院第五期成果汇报展开展
13日,“向传统致敬”珍墨阁书院第五期成果汇报展在紫东国际创意园开展。据悉,这是该书院首次里程碑式教学成果展示,其中有一半以上学员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种以上字体。据主办方表示,此次展览也是承上启下的展览,既对过往教学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教学的一次展望。据悉,本次30名参展学员以“篆、隶、楷、行、草”五种
03/07 10:37
“向传统致敬”珍墨阁书院第六期成果展结硕果
11月3日,“向传统致敬”珍墨阁书院第六期成果展在紫东创业园热力开展。此次共有30余人100多幅作品参加展览,涵盖了“隶楷行草”四种字体,是一个充分利用书法艺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举措。据悉,该院成立以来,一直在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作不懈的探索,目前已经成为南京乃至江苏书法教学的一个品牌
03/07 10:34
己亥年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欣赏十二
画家蔡茂友的水墨牡丹创作,是以当代花鸟画的进路为思考起点,他崇尚水墨单纯、含蓄、清逸、滋润的无穷变化,尤其是他纯净的水墨牡丹世界里,融入野卉飘香,莲叶层层叠叠,山野群芳斗艳,缤纷飘逸落英,其间穿插着小鸟的巡视与回望,展现鸡群的相依与独守,情趣横生。由此可见,他是以牡丹作为观察大自然的窗口,其花鸟是在
03/06 17:36
己亥年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欣赏十一
明代大家徐渭:“牡丹为富贵花,主光彩夺目,故昔人多以钩染烘托见长。今以泼墨为之,虽有生意,多不是此花真面目。”正是这种看似非牡丹真面目的水墨之作,超脱了牡丹固有的文化意象,清以来多有人沿用水墨法做牡丹,以水墨牡丹写文人心境。可见画家从牡丹落笔,以花喻人,烘托花鸟画的自然之趣,鲜明表达人生境界中的花鸟
03/05 21:31
己亥年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欣赏十
花花草草、禽鸟鱼虫,在日渐庞大的城市体系中生活的人们,见到这些往往为之心动,缘由不外乎来自于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的向往与亲近。这些变化已经吸引了当代花鸟画家的目光。画家蔡茂友在充分尊重前人艺术风格、笔墨程式的基础上,他的水墨牡丹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艺术趣味和装饰性,因此我们在欣赏蔡氏牡丹时,他带给我们的
03/05 21:19
己亥年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欣赏九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隐含着浓重的美学价值、乡土气息、富贵之感和人生回味。画家蔡茂友认为:古今诸家的牡丹绘画风格样貌虽然多变,但是发展到当代大众审美也呈现出趋同、风格单一的状态,那么如何能从牡丹绘画这种常见题材中树立一种新风,这是非常考验画家的知识积累和审美趣味的。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画家蔡茂友
03/05 21:14
合影及作品展示--吴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艺术名家专项课题山水高级研修班研修。师从庄志深导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家专项课题高研班庄志深。黄淳波工作室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合影
03/02 14:28
聚焦狂草大家苏华老先生......(六)
这一思想囊括了中华三千多年孔孟、老庄、儒道释对人生自然法则规律的认识。“疾行狂草”之“疾”者,是书体的一种。行,非真非草,非隶非碑,随意性很大,多见于古之信札。界定行书,颇费笔墨,与本文少关连,故不费辞赘。值得稍费笔墨,仔细揣摩的。苏氏“疾行狂草”之“行”,寓有浅显易识易懂之理。熔有普通百姓书写,平
02/26 14:12
时间的得失
时间的得失2018倏忽在我们身边闪过,义无反顾留在了以往。时间本无截点,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对时间加以区分制定了计算方法,就有了不一样的年份。两万多年前,人类已在骨头、木棍上刻标记计时。我国在尧帝时,就从立竿见影中悟得利用土圭计时,以制定冬至、夏至。随着科学的进步,计时器也日新月异更加准确无误。人类一
02/25 21:59
己亥年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欣赏八
古有用墨七法之说,当代画家蔡茂友首创“墨分千层”画牡丹,他以清水与墨水合理调合,勾线或点染牡丹,层层点染,笔笔分明,再巧妙地运用清水辅之,可以润泽水墨效果,在画花冠时往往在花瓣间留有空隙,可以用将水渗在画上使其透到墨块中去,增加画面的层次。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由此可见,其水墨牡丹既有有墨黑中见润透,又
02/25 21:56
首页
上一页
...
16
17
18
...
下一页
尾页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