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群 李成森 冯磊 大海 周善云 魏来五道 史学华 万江海 沈杰 安继越
历史的旁证历史的旁证-------《杞芳堂读碑记》读后感王昭溪李樯先生的《杞芳堂读碑记》到我手上很长时间了,先捡好看的,断断续续,篇篇挑着读,总算读完了。掩卷思之,这是一部很耐读的书,一部很有趣的书。李樯先生在年轻的时候,写诗,也写小说。后来又搞书法和绘画。前些年,全国书法界的人,都知道邹城有个李樯,在社会上
04/19 21:08
一部相见恨晚的学术大作一部相见恨晚的学术大作——喜见李樯先生《杞芳堂读碑记》张延龄今因受了一些触动,忽然想起了后来发现故而不入《全唐诗》的一首唐诗绝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竟然口诵心惟地念叨了不下一二十遍。这是怎么回事?朋友们可不要误会了,以为我老家伙难道又有了忘年的、不伦的情欲,假托对方
04/19 21:07
悦来有以悦来有以——为李樯先生《杞芳堂读碑记》序伍灯古德碑帖,韫诸人心,毫楮之间,无迹可寻。盖其溯本清源,经史相一;故而时空不二,自足闲适。落笔乃彰,思飘云物之外也。是以,百年未竟,各自千秋;垂范于今,与时俱进。曷似当世之尤,欲附风雅,饥肠如琴者。呜呼,遣墨成形,心性遁影。或为逐利,或为追名。一夜伪功,逡点
04/19 21:07
跋李樯先生藏跋李樯先生藏《华人德书明人小品闲赏十六则卷》张培元小品本属佛家语,初见于晋。《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句下刘孝标注曰:“释氏《辩空经》有祥者焉,有略者焉。祥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二十七卷本为《大品般若》,十卷本为《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
04/19 21:06
一位学者型书法家一位学者型书法家王鲁湘李樯先生所著《秦汉刻石选译》问世之后,仅仅过了两年多的时间,他的第二部书稿《杞芳堂读碑记》又已完成。而且这部书稿较之第一部,涉及的范围更广,知识量更大,可读性更强。读罢书稿,对这位年轻的学者型书家,不禁刮目相看。这部《杞芳堂读碑记》,是作者把二三十年来学习古代碑刻的部分笔记加以
04/19 21:05
广收博取 自有天趣广收博取自有天趣——谈李樯隶书《波若波罗密多心经》邓宝剑大约四、五年以前,文物出版社的崔陟先生寄来一本书稿,请我帮助审校。我打开一看,这本书的题目叫《秦汉刻石选译》,作者是李樯。正是这部书稿,让我和李樯兄结识,并从此成了朋友。秦汉刻石的注译工作有相当的难度,它要求作者不仅有良好的古汉语功底,还要对历
04/19 21:04
圈外读汉碑圈外读汉碑——评李樯同志《秦汉刻石选译》张延龄近年来李樯同志除完成职务份内的工作外,每日埋头读书、写作,不知他在做哪些方面的学问。孜孜矻矻大概有数年之久,已有部分成果公之于世——《秦汉刻石选译》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拜读之下,感想良多。按说,讲论古代石刻是文物部门的事,也是书法界的事。笔者既不
04/19 21:04
探囊秦汉,嘉惠学人探囊秦汉,嘉惠学人——读李樯先生《秦汉刻石选译》刘光秦汉两朝在短短的四百余年间为后世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传统构建了框架、奠定了基础,在文化、艺术方面,也以勃健的生命力缔造了先秦之后的又一高峰。然而对于这个时代的了解,除典籍外,我们也只能借助各个时期考古发掘所得的实物。这其中,刻石无疑是最直接、最具说
04/19 21:03
马啸 李樯《关于秦汉刻石选译》的对话马啸李樯《关于秦汉刻石选译》的对话(马啸,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学术主持。)(李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来德工作室助教,山东省书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秦汉刻石选译》。)马啸:秦汉刻石是中国历史重要的文化遗存,是我们研究和认识中华上古文明重要的依据和
04/19 21:03
李樯《秦汉刻石选译》序李樯《秦汉刻石选译》序王学仲邹城李樯君,出身诗书世家。克供厥职之余,撰成《秦汉刻石选译》一书。行将付梓,嘱余为之序。情不获辞,乃为之序曰:君以家学渊源,耽于文史,酷嗜书法。自幼勤苦临池,兼擅各书体。所作书翩翩多姿,古趣盎然。年甫而立时即崭露头角,被吸纳为中国书协会员。以往固以书界之青年才俊目之矣。及
04/19 21:02
鲁ICP备16014325号-6